1945年2月,美军与日本守军在硫磺岛展开了长达36天的激烈战斗。美军动用了11万兵力,而驻守岛上的日军只有2万4千多人。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,美军以伤亡超过2万8千人的代价,终于成功占领了硫磺岛。
对于美军而言,这场战斗的伤亡人数实在让人无法接受。既然美军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,为什么不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,让岛上的日军因资源枯竭而自行投降呢?这样一来,岂不是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? 实际上,美军并没有预料到这场战斗会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。回顾1944年的塞班岛战役,美军出动了6.7万兵力,与日军的4.3万兵力展开正面冲突。最终,美军以1.6万人的死伤,几乎全歼了日军。在美军的眼中,塞班岛战役是日军所能付出的极限,因此他们认为,硫磺岛的战斗不会比塞班岛更为惨烈。 然而,在硫磺岛,情况却出乎意料。美军显然不想再给日军任何反击的机会。在战役前,美军特意集结了11万兵力,准备凭借人力和火力上的优势,复制塞班岛战役的成功。而驻守硫磺岛的日军,人数远远少于塞班岛的日军。 那么,为什么美军在硫磺岛却付出了更大的代价?这与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的战略部署息息相关。栗林忠道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,他深知美军现代化武器的威力,因此,他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——放弃与美军正面交锋,避免抢滩登陆战。 栗林忠道把日军的主力部队部署在了硫磺岛的元山和折钵山附近,他认为日军只有利用岛上复杂的地形,一层层地进行阻击,才有可能逐渐削弱美军的战斗力,获得胜利。为了避免美军的空中打击,栗林忠道还命令士兵在岛上挖掘了大量纵横交错的坑道,不仅可以让士兵藏身其中,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重武器。 在战役开始之前,栗林忠道对所有军官下达了一个特别的指令——“击杀十个敌人,才能获得‘万岁冲锋’的权利”。这个看似奇怪的规定,实际在之后的战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战斗开始后,美军依照惯例,依靠强大的海空力量对硫磺岛进行了猛烈的轰炸。然而,硫磺岛的山势崎岖,日军躲在坑道中,轰炸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。随后,美军展开了步步推进的作战行动。但由于对地形不熟悉,他们不断遭到日军的猛烈反击,陷入了困境。日军仿佛幽灵一般,打完就撤,美军则始终处于危险之中,无法安心前进。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战术的变化,美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伤亡代价。 那么,如果美军提前了解了日军的部署,他们是否会选择围而不攻的策略呢?事实上,即使硫磺岛变成了一个恐怖的地狱,美军也会毫不犹豫地付出一切代价,强行夺取岛屿。 首先,硫磺岛的位置极其重要。美军在夺取塞班岛后,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定期轰炸,但由于硫磺岛位于塞班岛和日本本土之间,任何从塞班岛出发的美军轰炸机都会提前被日军发现。硫磺岛的日军不仅会出动飞机拦截美军轰炸机,还会迅速向日本本土发出预警,这使得美军的轰炸任务屡屡失败。而且,硫磺岛的日军还会不顾一切派出飞机,对塞班岛上的美军空军基地进行轰炸,极大地威胁了美军的空中优势。对美军来说,硫磺岛一旦被占领,太平洋战争就能更快地进入下一阶段,他们根本不可能再继续拖延。 其次,硫磺岛的争夺关系到二战整体进程。到了1945年,二战已经接近尾声,欧洲战场的盟军正对德国进行双线夹击,东线战场上的苏联军队进展迅速。美国在战争中的投入巨大,如果美国想在战后获得更多的利益,他们必须尽早在西线战场突破。由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顽强的抵抗,美军始终无法全力投入欧洲战场。因此,对美国来说,尽快夺取硫磺岛意味着太平洋战争能早些结束,而美军也能更早地专注于欧洲战场,为战后的利益争取更多的空间。尽管德国在1945年投降正规配资平台推荐,但日本在战后仍顽强抗战了近三个月。因此,美军在硫磺岛付出的巨大代价,也许正是他们未曾预料到的牺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配资之家门户网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