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勒比海的平静被战舰引擎轰鸣打破。 11月11日,美国海军高调宣布“福特号”核动力航母率领的打击群抵达委内瑞拉附近海域。 这支舰队包括3艘“阿利·伯克”级驱逐舰、F-35隐形战机和B-1B战略轰炸机,总兵力超过1.5万人,规模创下冷战结束后地区之最。
美军南方司令部声称,行动目标是“打击跨国贩毒集团”。 但数据揭露了矛盾点:美国缉毒署近年报告显示,委内瑞拉并非美国毒品主要来源地。 相反,美军在9月至10月期间击沉的20余艘“运毒船”中,多数未公开毒品证据,却造成70余人死亡。 阿根廷学者帕特里西奥·朱斯托批评:“这是先开枪后定罪的暴力执法,真实意图是推翻马杜罗政权。 ”
特朗普政府的多重战略意图浮出水面。 经济上,美国重启对委石油制裁,试图掐断其财政命脉;军事上,授权中情局开展秘密行动,甚至悬赏5000万美元缉拿马杜罗。 巴西总统卢拉直言:“这套说辞谁都不信,这是‘门罗主义’的新变种。 ”
展开剩余74%当美国航母耀武扬威时,最亲密的盟友却悄然划清界限。 10月初,英国突然暂停与美国共享加勒比海地区的情报。 英国政府内部文件显示,其理由直指美军行动“合法性存疑”,不愿成为“非法军事行动的帮凶”。
这一决定冲击了英美长达半个世纪的情报同盟。 英国在加勒比海拥有海外领地,长期为美军提供舰船定位信息。 而此次“断供”直接削弱了美军对可疑船只的监控能力。 美国媒体称之为“罕见的外交耳光”,甚至引发白宫“愤怒与失望”。
11月11日,哥伦比亚宣布暂停与美军的情报合作;墨西哥、巴西等国接连谴责美国“单边霸权”。 欧盟外交官私下承认:“如果美国可以对委内瑞拉动武,明天是否也能对格陵兰岛如法炮制? ”
盟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。 2025年初,特朗普公开威胁“不排除武力夺取格陵兰岛”,引发丹麦强烈抗议。 随后,丹麦联合德国、法国等北约成员国,在格陵兰岛举行“北极之光”军演,刻意将美国排除在外。 这场演习被视作欧洲对美独立防务的象征性表态。
丹麦在91.2亿美元的防空系统采购中,倾向于欧洲产品而非美国装备。 德国前总理朔尔茨强调:“边界不可侵犯原则适用于所有国家。 ”法国总统马克龙更亲赴格陵兰岛,批评美国“夺岛野心是对主权的挑战”。
欧洲的觉醒源于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双重考量。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加征关税、逼迫企业回流,甚至威胁“北约成员国需将军费增至GDP的5%”。 德国政府内部报告显示,欧洲已开始构建独立于美国的稀土供应链,试图摆脱战略依赖。
面对美军压境,委内瑞拉选择硬碰硬。 马杜罗政府启动“独立200”全国防御计划,在沿海地区部署逾5000枚俄制“针-S”防空导弹,并动员300万民兵参与“人民防卫网络”。 军方在拉瓜伊拉州举行实弹演习,模拟保护石油设施和反登陆作战。
委内瑞拉的抵抗策略兼具军事与外交维度。 在国际层面,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紧急议案,指控美国违反《联合国宪章》。 拉美地区组织“美洲玻利瓦尔联盟”联合发声,谴责美军行动是“新殖民主义回潮”。 甚至连美国传统盟友加拿大也表态:“军事干预只会导致更大人道灾难。 ”
特朗普政府的激进政策,暴露了美国战略目标与能力之间的错位。 一方面,五角大楼内部对委内瑞拉行动存在分歧。 前南方司令部司令阿尔文·霍尔西因反对“无差别打击”辞职;《纽约时报》披露,美军方担忧陷入“第二个阿富汗泥潭”。
另一方面,美国与盟友的关系降至冰点。 英国暂停情报合作后,日本悄然与欧盟签署稀土开发协议,绕开美国争夺格陵兰岛资源;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拒绝将军费增至GDP的5%,称“欧洲防务必须自主”。
美军航母的炮筒指向委内瑞拉正规配资平台推荐,但政治冲击波已反弹回华盛顿。 当“美国优先”退化为“美国独行”,这场加勒比海危机正在成为美国霸权衰落的加速器。
发布于:江西省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配资之家门户网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