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0月29日举行的2025第三届公共数据运营大会暨2025城市数据运营共同体(CDOU)年度会议上,青岛数据集团旗下数字青岛建设有限公司以《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探索与实践》为题,分享了数据集团在政务大模型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与未来规划。
大模型落地挑战
建设成本高、落地效果有待提升
当前我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正加速与各行业融合,政务领域因其数据质量高、覆盖广、场景多等特点,成为大模型落地的重要方向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政务大模型项目已达600余个,但仍面临建设成本高、落地效果有待提升等挑战。如何从城市全局视角出发,打造实用好用的政务大模型底座及应用集,是推动政务大模型高效落地的关键路径。
全局视角出发
打造实用好用“通城政务大模型”
青岛数据集团从城市全局视角出发,依托全体系技术支撑、全周期咨询服务、全领域生态合作三大要素,强化技术投入与业务协同,构建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,从“机制-架构-技术-推广”四方面创新破解政务大模型落地难题。
机制创新:在青岛市大数据局指导下,由青岛数据集团牵头,联合中国移动、中国石油大学、山东大学、阿里云等优秀伙伴,成立了青岛市AI+政务创新实验室,实现政产学研用资源集聚。
架构先进:采用“通用底座+政务精调+应用适配”分层架构,通过对9万余条训练集、约8365万Token数据训练,发布了1+5+2+N产品体系,通过模型供给、训练、应用构建、知识运营等5个中心赋能,让懂需求的业务部门能快速构建场景。
技术创新:自研思维链数据生成与小样本微调技术,构建动态知识增强的智能推理模式,创新搭配大小模型协同的智能体运行与内容分级评价体系,实现高质量政务内容生成。
推广复制:已协同市委办公厅、城管、人社等10余个部门上线了30多个场景,并实现山东省厅、青岛海关、国有企业等多地多领域复制。
同时,青岛数据集团以“产品+服务+运营”的可持续商业模式,强化生态协同,通过“优化研发成本、消除营销成本、减少交付成本”三维度降低大模型场景建设成本。
基于大模型赋能的辅助决策平台-经济运行分析预测场景,结合大小模型协同技术实现GDP、固定资产投资等11项核心指标的预测分析,GDP分析误差在0.01%-0.3%之间,该场景荣获2025年“数据要素×”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;数字社工场景通过对100万条数据的微调学习,实现527万条事件的自动分拨,派单准确率95.84%,入选山东省工信厅首批大模型“百景智能”案例。
产品互认
一地创新、全国闪耀
青岛数据集团向各地数据及人工智能企业发出合作倡议:一方面通过灵活合作模式共建生态,实现资源共享与成本优化;另一方面推动各地大模型产品集互通互认,构建统一、赋能的生态体系,实现“一地创新、全国闪耀”。青岛数据集团期待与各地政府及伙伴携手,共创数智美好未来。
来源:华通集团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入口_配资之家门户网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